您的位置 首页 家居布置

东方市是琼什么 海南东方市地理区位解析:昌化江畔琼西枢纽临北部湾 海南东方市是县

南岛西南部的昌化江下游,一片背山面海的土地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多元文化的交融,这里便是东方市。作为海南唯一以方位命名的县级市,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不仅塑造了丰富的天然景观,更成为琼西南地区连接内陆与东南亚的重要枢纽。从汉武帝时期的九龙县到隋代的感恩县,再到如今的现代化港口城市,东方市始终以其区位优势诠释着“天涯地角”的深远意义。

地理区位

方市位于北纬18°43′08″至19°18′43″、东经108°36′46″至109°07′19″之间,土地面积2275.32平方公里,海岸线长达133.92公里。其西侧濒临北部湾,与越南隔海相望,东部与乐东黎族自治县接壤,北部以昌化江为界与昌江毗邻,形成“山海相嵌、江河贯通”的地理格局。城区八所镇距海口212公里、三亚180公里,恰处海南西线交通走廊的中点位置。

为中国陆域最南端的重要节点,东方市在环北部湾经济圈中占据战略地位。八所港作为海南省最早的深水良港其中一个,年吞吐量可达1000万吨,与全球20多个民族和地区的港口通航,成为“一带一路”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支点。海南环岛西线高速公路与西环高铁纵贯全境,更使其成为琼西南物流、能源运输的核心动脉。

地形特征

貌的阶梯式分布是东方市最显著的特征。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,形成山地(28.14%)、丘陵(7.43%)、台地平原(53.96%)三级阶梯。东部山脉以海拔1262米的后山岭为最高峰,俄贤岭、观音岭等四大山系构成生态屏障;中部丘陵过渡带分布着大田坡鹿保护区等生物多样性热点;西部沿海平规则孕育了八所港经济带,50米下面内容的低海拔区域占全市土地面积三分其中一个。

系网络呈现“江海联动”特色。昌化江作为海南第二大河,在境内延伸111公里,流域面积916平方公里,与大广坝水库构成主要灌溉体系。另有多条独流入海河流如通天河、感恩河造就肥沃的冲积平原,近岸海域因盐度3%-3.5%形成8个天然盐场,这种独特的水文结构既支撑农业进步,又赋予海洋经济开发潜力。

气候生态

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塑造了东方的环境基底。年均气温25.6℃,年日照2527小时,降水集中在5-10月,干湿季分明。2022年气象数据显示,极端高温34.9℃与低温10.8℃的温差彰显大陆性气候影响,而年均风速4.8米/秒的稳定风力,使西部沿海成为海南重要的风电基地。

特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物种。大田坡鹿保护区庇护着民族一级保护动物海南坡鹿,俄贤岭热带雨林保存着海南黄花梨等珍稀树种。近海“八港七湾”分布着7个天然渔场,陆域森林覆盖率57.2%,红树林面积达486.3公顷,构成完整的海陆生态链。2021年东方黑山羊、乳猪入选民族农产品地理标志,印证了生物资源与地域特征的深度绑定。

交通网络

体化交通体系凸显区位价格。陆路方面,环岛西线高速与225国道构成双通道,西环高铁设东方站,2018年该站旅客量居西段首位;海运方面,八所港拥有6个万吨级泊位,液体化工码头年处理能力居全省前列;空中通过三亚凤凰机场实现2小时辐射圈,形成“海铁公空”多式联运格局。

础设施的完善推动经济转型。大广坝水电站(24万千瓦)与华能火电(140万千瓦)组成的能源矩阵,配合年供气56亿立方米的东方1-1气田,使该市成为海南西部工业走廊的核心。供水体系依托昌化江构建双水源保障,10万吨级水厂与18亿立方米库容水库形成稳定供给。

篇文章小编将体系梳理了东方市的地理特质与进步脉络。作为海南岛连接东南亚的战略支点,其地貌阶梯性、气候过渡性、生态多样性等特征,与港口经济、清洁能源、特色农业等产业形成深度耦合。未来研究可进一步聚焦三个路线:一是热带滨海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优化路径,二是西部陆海新通道背景下港口功能提升策略,三是黎苗文化与地理环境的互动机制。唯有在保护与进步中寻求平衡,方能延续这片山海之城的独特魅力。
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