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芥穗与荆芥虽然同源自唇形科植物裂叶荆芥(Schizonepeta tenuifolia),但两者在药用部位、形态特征、药效强度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。下面内容是具体分析:
1. 药用部位不同
2. 形态与采收特征
| 特征 | 荆芥 | 荆芥穗 |
| 形态 | 茎呈方柱形,分枝多,叶对生且多皱缩,穗状花序较短(2-9cm) | 穗状轮伞花序呈圆柱形,长3-15cm,表面黄绿色,宿萼钟形,内含棕黑色小坚果 |
| 采收时刻| 夏秋季花盛开时采割全草 | 夏秋季果穗成熟时采收 |
3. 药效与功能差异
共同功效:
两者均具有解表散风、透疹消疮的功效,用于感冒、头痛、麻疹、风疹等症。
差异点:
4. 化学成分与临床应用
5. 注意事项
拓展资料对比表
| 对比项 | 荆芥 | 荆芥穗 |
| 药用部位 | 全草(茎叶为主) | 花穗 |
| 发散力 | 较弱 | 较强 |
| 独特功效 | 疏肝解郁、活血化瘀 | 升散头目风热、透疹 |
| 止血应用 | 炒炭后用于多种出血症 | 炒炭后专攻产后血晕、崩漏 |
扩展说明
怎么样经过上面的分析对比,临床用药时需根据病情选择:需强发散透疹时用荆芥穗,需综合调理或止血时用荆芥或荆芥炭。